“為自己工作”大家談

發布時間:2014-09-30 10:03:56 點擊:

   7月26日,公司全體員工在車城明珠大酒店九樓會議室參加了聚成集團主辦的“為自己工作”大課培訓,每個員工受益匪淺,感受頗多。8月23日公司舉辦了“為自己工作”學習交流分享會,大家各抒己見,暢所欲言,相互學習,共同進步,交流經驗,分享體會,現按發言順序摘要刊登,以饗讀者。

  馮 媛:工作最終要做到有成果,不能敷衍了事。做好工作同樣可以成為一個有成就的人,名利雙收,變得很富有。工作中多用敬語,本著主人翁意識,把公司的事當做自己的事。還要有擔當的思維,敢于擔當對自己不利的后果,擔當就是100%的負責任,而不是推卸責任。

  段成鋼:工作是為了自己能全面成長,一步一個腳印,在實踐中得到提升。公司是我們走出社會后的學校,它能增進我們的智慧,培養我們的才情,教會我們的技巧,提升我們的經驗,教會我們生存的能力,以此在社會中立足。所以要養成用心工作的良好習慣,不去抱怨。不為成功找方法,只為失敗找理由的心態,終將一事無成。當你用心工作時,你會發現機會來找你,學到了新知識,充實了自己,得到大家的認可和擁戴,做事越來越順,最終取得成就。工作是為了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,只有努力工作,才有更多的資本幫助別人,回饋社會,實現自己最大的人生價值。

  陳緒鑫:工作是自己人生價值的體現,做好每項工作也是對自己的肯定。工作中要有良好的心態,有一種危機感,以身作則,多靜下心來剖析總結,規劃合理的職業目標,掌握自己人生的方向。

  王 錕:工作一方面是為了報酬,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,只有付出才能獲得報酬;另一方面是為了做出成果,為自己工作,實現自我價值;再一方面是為了生活,通過獲得成果,贏取報酬,決定自己的生活。

  包德杰:人最大的問題就是認為自己沒有問題,要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“為自己工作”。

  宋昀昀:工作不是為錢、為生活,而是為自己。在工作中要有動力、有主見、有創新和超前意識,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好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,我們要遵守公司的制度,以身作則,共同建立起一支強有力的團隊。作為年輕人,要時常告誡自己,我們是在為夢想、前途、未來、成長而工作,只要自己認為有意義的工作,就不介意別人的說法,做自動、自發、勤奮的人。勇于面對挑戰,心存感激,為自己工作,提升自我價值。謙虛接受批評,從錯誤的邊緣走上正確的軌道。

  王 迪:為自己工作要有主人翁態度、思想和目標,把公司當做家,自己是主人,以最快最好的態度完成工作,贏取自己想要的報酬。身為年輕人,每天要堅持學習,不管在哪個部門,都要對自己負責,用心為自己工作,心在哪里收獲就在哪里,著力打造個人核心競爭力。

  黃 鶯:在實際工作中,我要做到“四貴”:一是工作態度貴“正”。員工之間除了能力與智慧的競爭,更在于態度的競爭,因此我會端正工作態度,踏踏實實、兢兢業業,無論小事大事不是盡力而為而是全力以赴;二是業務技能貴“長”。每一個崗位都有履職能力和水平要求,是否適應這個崗位關鍵在于你有沒有做精做透的專“長”。把每一件事做完美就是不簡單,要把每件小事當大事;三是對待崗位貴“惜”。我很慶幸擁有一個可以為自己工作的公司,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工作,公司給我發展的平臺,我要當做干事創業的舞臺,愛崗敬業,一絲不茍。今天工作不努力,明天努力找工作;四是工作結果貴“效”。工作中僅有激情是不夠的,唯有認真、嚴謹、有理有條,才會出“有效”的結果。

  周元全:努力工作端正工作態度,才能滿足自己最基本的生存、生活所需,工作不僅僅是只拿養家糊口的工資,同時也是在鍛煉我們的做事能力,只有不斷積累工作經驗,才能擴展提升以前沒有掌握的才能。只有我們不斷學習才能推動公司向前,公司也才會為我們創造就業和成功的機會。要珍惜工作機會,一份工作就意味著有一份責任,抱著學習的態度,這樣才能做到不推不拖盡心而為。公司就是我們成長的一所學校,離不開大家的努力和智慧,更需要我們真誠和勤奮。拒絕合作,單打獨斗,一人奮戰,終會被公司淘汰,團隊協作才是個人和公司共同進步的最大動力。也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,多做一點,多出一份力,多配合一點,多學習一點,少一點抱怨,少一點牢騷,少一點計較,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,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。唯有如此才能與公司實現雙贏。

  陳吉國:以前忙時偶爾會有牢騷,但聽完這次培訓,體會到工作不是給老板做的而是給自己做的。只有工作做得好,公司才會發展的更好,從而我們的薪資報酬也才會相應提升。

  郭高英:為了提升自己,不怕辛苦,戰勝一切。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,把工作當做自己的事,為了自己而工作,要有新的追求和突破。作為一名倉管,要把倉庫看好,一切行動聽指揮,更出色地完成工作。

  蔣維元:從思想上、覺悟上、高度上都覺得感受很深,要有責任、態度、服從、團結意識,這樣公司跟個人才能共同進步。

  陳鑫金:為自己工作,要做到“三心二意”。三心即“端正心態、快樂心情、投入心思”。心態決定狀態,不能用打工心態,要用主人翁意識;心情決定過程,好的心情做事順,人緣好,獲得好心情,有了擔當的責任,才能更好的履行使命,方可萬事有成;心思決定成果,成果思維是目標,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做事,沒有達不到的目的。辦法總比困難多,關鍵是心思投入的夠不夠,不以困難找借口,只為成功找方法,多想思路多干事。二意即“拿定主意、保持敬意”。主意決定成敗,職場如戰場,要提前設定目標底線和方向,要勇爭第一,敢做第一,發揮一技之長;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,改變不了環境,就要設法改變我們自己,要時常保持一種敬畏心態,順其自然,順理成章,順應天時,不管是對是錯任何事情都有它存在的理由,要對所有制度、規則保持敬畏心理。

  紀淑琴:給自己打工,只有把工作做好了,薪金和酬勞才是成正比的,以后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把本職工作做好。

  齊園園:努力做事,只能把事做對,用心做事,才能把事做好。要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、勤奮努力的工作作風,并養成注重細節的良好工作習慣,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,認真對待每一項簡單而又平凡的工作。轉變工作心態,公司發展不是靠老板一人,是靠公司每位員工竭盡所能,只有大家齊心協力,把任何的事情都做得規范化,公司才會彰顯無窮魅力。在日常工作中,同級、上下級間會產生摩擦和誤會,只有換位思考,站在對方立場去想問題、辦事情,多包容、多體諒,才能關系融洽,認同別人,也是對自己的肯定。人生要學會再來一次,不怕挫折不怕失敗,即使跌倒了也要再爬起來。不驕不躁,不放棄自我。在工作中踏踏實實的干,心有責任感,無論大事小事都全力以赴,點燃工作激情,和團隊協調一致,端正工作態度,為自己工作,才華就會在人生舞臺上淋漓盡致的發揮。

  徐德文:擔負責任,履行義務,樹立主人翁意識。培養我們的責任心,在其位謀其政,要梳理崗位職責,檢查自我,跟上公司的要求。投入心思才能有所成果,成果交換報酬,成果交換價值。完善計劃安排,加強執行力,腦勤嘴勤,在永爭第一的時候,不能自以為是,要懂得團隊協作,共同進步。

  郭 源:成功=(價值觀+格局)×有效,要有自己的想法,想法決定思維,思維決定習慣,習慣決定性格,性格決定命運。所謂的“管理”就是按照規章制度明確工作目標,管好事情。做事要弄清怎么做(找方法),做什么(找目標),為什么做(找動機)。

  王興國:工作的目的就是追求,從解決溫飽到奔小康再到買車買房這些物質上的追求,到榮譽感、事業感、成功感的精神追求,充分享受為自己工作帶來物質上的報酬和精神上的愉悅。

  薛治定:依靠公司平臺,明確責任,端正心態,努力改變自己,把每一件小事做好。只有為自己工作,才能人人有車有房有好的未來。

  劉厚元:作為公司一員,無論從事什么工作,都要為公司創造價值。同時提升工作能力,為自己工作,一步一個腳印,腳踏實地,恪守規則,創造更大的財富。

  陳發民:公司像家庭,也像學校,更像團隊,給予溫馨,給予學習平臺,給予鍛煉舞臺。以前是為了賺錢而工作,胡晉老師“心在哪里,收獲就在哪里”這句話點醒了我,來到公司把心落下,盡最大的努力工作,自然會成功。也許我們會說工作是為了錢,為了讓我們的經歷和經驗更加豐富,具有廣泛的人脈關系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把每一件小事做完美了,也會是“一技之長”。優秀的人才,就是多干一點,多發現一點,多鉆研一點,多用心一點,不計較一點,看似平常的“一點”組成了優秀人才必備的素質,人要懂得感恩,我們應該對我們公司感恩,對我們領導感恩。